斯德哥爾摩景點

1.斯德哥爾摩的芸芸島嶼,最大的一個島叫「島中之王」,島上的市政廳(Stadshuset),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。這是一座很具特色的建築物,由瑞典民族浪漫運動啟蒙大師奧斯柏格(Ostberg)設計,一九一一年起建造,費時十二年才完成。 市政廳是以八萬塊攙有鐵砂的紅褐色磚塊建造而成,有一座高一0八米的方柱形塔樓巍巍矗立,從市區任何角度,都可以看到其挺立的雄姿。塔樓頂端還兀立著一座貼有綠色青銅片的鐘樓尖塔,最頂則是向上豎起的三條冠狀臂,形成一個鍍金的風信雞。象徵瑞典光榮歷史的「三王冠」(十四世紀瑞典瑪格麗特女王統治的領土包括瑞典、挪威、丹麥三國),推向湛藍遼闊的天際,顯出傲岸不群的氣勢。 遊客可以搭乘老舊電梯到塔樓的六樓,然後沿著狹窄通道,轉折盤繞著四方形而上,約十分鐘左右可登上樓頂。再沿著扶梯直上尖塔,可以看到頂部的瞭望塔,用大小九口的柱狀齊鳴鐘圍著。尖塔四周圍有欄杆,憑欄眺望,市區風光盡收眼底。

市政廳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,給人迷人的景緻。(Photo: E Dennis)市政廳大堂內,有個著名的金廳,鋪了二千萬塊金色鑲嵌畫,金光閃閃。牆上的馬賽克畫,嵌鑲著斯德哥爾摩的守護女神「瑪拉」。金廳之旁,另有一個藍廳,每年的十二月十日,即諾貝爾逝世的週年紀念,也是諾貝爾獎頒獎的大日子,必會在藍廳舉行慶賀宴會。 藍廳是市政廳最具代表性的地方,面積寬廣。列柱環繞的大廳,搭配闊氣的階梯,精緻的銅雕、石雕和磚雕,處處展現迷人的紅磚之美。據說,奧斯柏格原來的設計,是要用石灰塗抹在磚牆上,再以藍色彩繪,所以定名為「藍廳」。想不到紅磚呈現出來的色澤、質感和粗獷之美,讓他深感震懾,使他放棄原來的構想,決定整座大廳保留紅磚原色,並保留「藍廳」原名,因而名實不符。 至於諾貝爾獎頒獎的場地,是在文化中心附近的音樂廳。音樂廳建於一九二六年,設計師叫I.Tengbom,而在音樂廳前面,是建築師Carl Milles 的傑作《奧菲士噴泉》。 奧菲士(Orpheus)是希臘神話裡的豎琴聖手,據說他彈奏的樂曲能令鳥獸草木感動。而 Orphic 一字,也成為了令人「神往」及「迷人」的意思。事實上,今日的斯德哥爾摩,確是很Orphic 的。
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稱為「T-banan」,地鐵站門口都寫有大大的「T」字,很容易辨識。紅、藍、綠三條幹線,鋪陳出密集的交通網路,方便又有效率。由於它是深入地下岩層開鑿而成,寬闊的月台對面還保留岩壁粗糙的原來風貌,壁上散布著一件件雕刻作品,像山洞的出入口也常布置得很富於藝術氣息,別具特色,遊斯德哥爾摩不能不下去見識一番。

2.斯德哥爾摩地下鐵的T-Central站,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,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中。 (Photo: Preben Kristensen)假使法國導演尚雷諾將電影「地下鐵」的場景從巴黎轉到斯德哥爾摩,絕對會拍出更強烈的影像風格。憑旅遊卡可自由進出斯德哥爾摩地鐵的任何一個月台,請以欣賞前衛電影的心情坐進地鐵,讓蔓延一百0八公里、超過一百位裝飾藝術家的詭麗作品,震撼你的心靈。 其中公認最美的是T-Central這一站,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,藍白色的牆壁上畫滿藍色的巨型樹葉,加上特殊照明效果,恍若置身原始洞穴。 瑞典政府給外來旅客一本名叫《全世界最長的藝廊-斯德哥爾摩地鐵》(The World's Longest Art Gallery-The Stockholm Metro)的小冊子。斯德哥爾摩九個地鐵車站中,超過一半的地鐵車站有藝術品。而眾多藝術家曾在地鐵車站工作,諸如雕刻、鑲嵌、畫圖、畫板畫或做浮雕。

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有許多特別的牆,用以對抗塗鴉的人。 (Photo: Richard Ryan)如此一來,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就產生許多特別的牆,很難再畫東西上去,或者很難再找到適合的顏色去塗鴉。畫家知道如何去對抗亂塗鴉的人。不要期望地鐵的畫能得獎,不過如果有預防塗鴉的諾貝爾獎,那麼斯德哥爾摩的地鐵一定會是得獎者。 地鐵站塗鴉,舉世皆然。而斯德哥爾摩用五種方式來改善塗鴉問題,足可借鏡。其一是運用藝術品,因為藝術是多樣的,可以多種顏色複蓋難看的塗鴉;其二是多使用平整且光滑的建材,因為光滑的表面很不易上色。其三是捨棄光滑建材,使用粗糙質材,因為粗糙表面也不易上色,即使上色,也很難讓別人知道畫的內容;其四是多用凹凸不平牆壁,因為不平牆壁不適合畫東西。其五是多設計金屬質材的牆壁和面積狹小的構面,因為這些地方也不容易畫東西。
3.斯德哥爾摩同時有著大城的氣派和小城的優閑。舊城區(Gamla Stan)是斯德哥爾摩最早的發源地,每個角落都躲藏著驚喜。在悠久歷史的耶爾廣場(Jarntoget)上,屹立著正要引吭高歌的瑞典音樂家E.Vart Taube 的雕像;在狹窄的小巷裡,漫無目的遊覽,聆聽每四小時由日耳曼教堂(German Church)傳來的音樂鐘聲,就會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瑞典人,仍要擠破頭住進這些仍保持十八世紀面貌的老房子。 人民鍾情舊城區的一磚一瓦。縱使日間的舊城人頭湧湧,但若能擁有一間舊城區的老房子,就可以天天懷舊。走進舊城區,一排排褐紅及鮮黃的十七世紀尖頂建築,一列列色彩光鮮,七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物,混合了十七世紀款式的新房子,保存得完好無缺。走在起伏迂迴的卵石小道,櫥窗內精緻的動物木雕,甚至廣場上奏起的音韻樂章,都帶來溫馨和純真。 小小的舊城區似乎沒什麼奇偉景色,老街壁高路窄,典雅中帶點稚氣,也沒有什麼名店,只有糖果、雪糕和工藝小店。但只要放緩步伐,迎著和煦陽光,享受那閒適情調。累了就在廣場的露天咖啡座Kaffekoppen & Chokladkoppen 呷口咖啡,別有一番風味,觸目所見的兩座三百多年歷史建築物可作佈景。

舊城區內充滿具意大利風格的大街小巷。 (Photo: Richard Ryan)舊城區的西長街(Vasterlanggatan)是最有名的購物街,散布著溫馨小巧的古董店、藝品店。但也不妨到東長街(Osterlanggatan)四十五號的「精靈之家」(Tomtar Troll),讓現場製做北歐精靈Troll布偶的主人告訴有關傳說;或是到由三百年高齡地窖改建成的Fem Sma Hus,品嘗傳統瑞典菜,沿著石梯往下走,更會聞到強烈的歷史氣息。 在那迂迴的卵石路上漫步,深入舊城區的大街小巷,雖然不及威尼斯的精雕細琢,卻多了生命的活力,大概因為十七世紀的瑞典王,在貿易上常與威尼斯商人往來,因而仿效意大利風格,將舊城區的房舍都髹上橙黃的鮮艷色調,配上大大的玻璃窗框,看上去甚為醒目。 小小的舊城之內有兩個歐洲之最。有條被稱為全歐洲最狹窄的街道Marten Trotzigs。另外舊城區的二手精品店Stockholms Stadsmission,能找到最地道的瑞典風格產品,地址在Hantverkargatan 七十八號 。至於吃,諾貝爾餐廳UDen Gyldene Freden是傳統的北歐菜餐廳。建築物已經有二百八十一年歷史,每年諾貝爾獎於瑞典的市政廳頒發以後,得獎者都愛在這餐廳慶祝。
4.斯德哥爾摩除了有「北歐威尼斯」的美名。又因四周環繞翠綠的草坪和森林,加上廣闊水域,形成兩大生態保護區,成立全球第一個都市國家公園,稱為「王室生態保護公園」(Royal Ecopark),因此又有「綠的斯德哥爾摩」之稱。 位於立達爾摩(Riddarholmen)島舊城區,站在Norrbro橋上向東遠眺,是瑞典王宮,正面朝北,一座灰白色橫列的三層建築,已有兩百多年歷史,建於一六九○年至一七五三年之間。展示室陳列著歷代國王的雕像、畫像、陶瓷器、十二頂閃閃發亮的王冠和古代的兵器、盔甲、戰車等。

每天中午,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。 (Photo: Richard Ryan)這王宮本是一座城堡,在十八世紀時重建,變成了揉合各種建築風格的產品,從巴洛克式到洛可可式到吉斯德式,但建築線條仍能保持和諧一致,合乎比例。王宮內富麗堂皇,置放了無數名貴的掛毯和瓷器。宮內共有六百間房,有個著名的叫「白海」的大舞廳,因其牆壁是白色的。此外,又有繪畫王室貴族的畫廊,以及收藏意大利名畫的王后房等。 每天中午,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,每天都吸引大批遊客圍觀。王宮西側,橋的對面聳立著大教堂,是十七世紀以來瑞典國王駕崩後埋葬的陵墓。王宮廣場旁,矗立著一支高聳入雲的方尖石碑,那是為了紀念十七世紀的古斯德夫‧阿杜佛」(Gustavus Adolphvs)國王,當年他率軍戰勝「三十年戰爭」(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),讓瑞典得到波羅的海沿岸土地的控制權。

Drottningholm王宮又名「夏宮」,有北方凡爾賽宮的美譽。(Photo: Richard Ryan)另外,Drottningholm王宮位於斯德哥爾摩近郊的Lovon島上,又名「夏宮」。Drottningholm在瑞典文裏的意思是「王后島」。此王宮幾百年來都是瑞典王室的居所,是舊王宮失火燒毀後,由Hedvig Eleonora女王於十七世紀下令建造的。 夏宮外觀氣派不凡, 素有「北方凡爾賽宮」的美譽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受保護重要文物,因此宮內禁止拍照。目前有三分之二開放供遊客參觀,三分之一是現任國王卡爾(Card)十七的居所,並不對外開放。 夏宮佔地廣闊,有美麗庭園,精緻雕刻,宏偉壯觀的宮殿建築,比起巴黎的凡爾賽宮毫不遜色。其中有一座別開生面的「中國館」,仔細觀賞其外觀造型,除了內窗上方的滿清時代旗人雕塑有幾分東方味道外,實在看不出中國風格。

沒有留言: